图为兴泰发电公司汽轮机转子改造现场 何卫东 摄
河北兴泰发电公司(以下简称兴泰发电)下辖的兴泰发电六期工程、河北建投沙河发电公司两家企业日前双获“河北省绿色企业”称号。
“兴泰发电前身为邢台发电厂,始建于1970年。2007年,公司响应‘上大压小、节能减排’的号召,实施了河北省‘关停小火电机组第一爆’,当年就减少了燃煤使用60.7万吨,SO2减排7444.5吨,烟尘减排416.2吨。近年来,公司先后关停9台、共计143.4万千瓦机组。同时加快老旧机组改造、异地新建超临界空冷机组,从而实现火电企业的绿色生产。” 兴泰发电总经理苏国成介绍说。
节能减排怎么落实?
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,年节约标煤3.87万吨。机组提效改造,可满足排放限值标准
兴泰发电六期工程两台300MW燃煤供热机组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投产,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,年供热量达564万吉焦,为邢台市最大的热源生产企业,供热面积覆盖整个市区集中供热面积的70%以上。
2011年,兴泰发电与河北建投国融合作,投资1.04亿元,实施兴泰发电六期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,并首次在国内30万千瓦湿冷供热机组上应用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,提高了公司热网换热站的进口水温,减少了汽轮机的采暖抽汽量,实现循环水冬季不上凉水塔,将循环水余热全部利用,年可节约标煤3.87万吨。
“这是公司一项重点节能项目,采用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技术,以11号机组五段抽汽作为驱动蒸汽,从11号机组循环水中回收废弃的低品位余热,将回收余热传递给城市集中供热热网回水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2014年,兴泰发电六期工程供热机组利用检修的机会,投资3亿多元,完成了两台机组烟气脱硝改造、脱硫增容提效改造、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,以及DCS系统和汽封系统改造等项目,可满足火电燃煤机组排放限值标准。其中,节煤器、10号炉汽封、抽真空系统以及粗粉分离器等改造,年可实现节约标煤1.5万吨。
上大压小 节能减排
关停7台小机组,上马两台超临界空冷机组。节能减排贯穿每个生产环节
2007年~2008年,兴泰发电响应国家环保政策,先后关停了7台总容量994MW机组,异地建设了河北建投沙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,现拥有两台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,分别于2013年先后投产,年发电量可达60亿千瓦时。
“机组采用直接空冷发电技术,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,烟气处理采用底氮燃烧技术,同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硫、脱硝装置和高效电袋除尘装置。”苏国成介绍说,兴泰发电老旧机组关停后,根据“指标先进、绿色环保、高效节能、技术一流”的火电示范项目目标,异地建设的机组将绿色环保元素融入工程建设中。相较老机组,年可减少区域SO2排放2.36万吨,烟尘减排4913.2吨,节约标煤15万吨。
2014年9月,沙河发电又投资3320万元,进行了2号锅炉脱硝提效改造,在原催化剂二加一层的预留层,增装一层催化剂并相应增加吹灰器等辅助设施,改造后机组脱硝效率由75%提高到86%,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完全符合最新国家环保要求。
同时,生产节能还贯穿河北建投沙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每个生产环节。厂前区采暖、制冷采用高温型水源热泵,将循环水系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。厂前区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加热装置,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。锅炉采用汽化小油枪少油点火技术,节油率达到80%以上;选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节省3个电场;输煤皮带穿烟囱节省转运站并缩短皮带输送长度;空冷风机、凝结水泵电机变频调整、引风机增压风机合并、取消GGH和锅炉循环泵、选用动叶可调的锅炉六大风机,逐步减少碳排放和降低能耗。
截至目前,河北建投沙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用于脱硫、脱硝、除尘、中水、抑尘、工业废水、绿化等节能减排工作的资金达4.93亿元。
“水文章”怎样做足?
用水计划到位,节水目标、措施到位,管水制度到位,生活用水零排放
近年来,兴泰发电先后投资4670万元建成了“引朱济邢”配套工程,将生产用水由地下水改为从朱庄水库引水,关停了25眼自备水井,年可节约地下水2000万立方米,循环用水率达98%以上;投资3300多万元建成了“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”,减少污水排放394.2万吨,年可节约地下水935万吨。
异地建设的河北建投沙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,采用的是“空冷岛”直接空气冷却系统,相当于湿冷系统耗水量的15%~25%,年减少用水1000多万吨。同时,公司主水源采用沙河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。而循环水处理
系统、锅炉补给水系统水源采用城市中水,年节约淡水约550万吨。
此外,与机组配套建设的中水深度处理站、厂内地表水处理站、工业废水处理站、含煤废水处理站、生活污水处理站,进行分质集中处理,提高水的复用率,降低排水率,最大限度地少用新水,实现了厂内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。
“用水计划到位,节水目标、措施到位,管水制度到位,生活用水零排放。这是公司制定的用水要求。”兴泰发电环保部主任卢秋明介绍说。(来源:中国环境报)
更多信息敬请关注冷却设备在线(www.ccti.org.cn)!